Friday, February 6, 2009

不灭的精神


在报上无数次见沈老,真正有机会面对老人家,坐下来谈话,却是去年的事。08年农历年过不久到马六甲,为了我的新书《心路--走向大马艺术家》,与沈老做个访问。

那天还是马六甲谭绍贤画廊的儿子谭子豪带路。子豪说在马六甲,提起沈老,无人不识。沈老不平凡的一生充满传奇,他为华教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,为慈善不遗余力的付出,为华社不屈不挠的奋斗和伟大贡献,深深受到众人的敬重与爱戴,并已成为后辈们的典范。

200624日,金马士苏启慧及黄亚花夫妇成立一间“沈慕羽纪念馆”。沈老说他之前和他们素不相识,因此非常惊奇。苏启慧和黄亚花以此纪念馆表达了他们对沈老的尊敬、仰慕和爱戴:“向沈慕羽学习,是我们展出的主题。从所周知,沈慕羽的一生,奉献给华教,为了维护民族教育,使华教薪火相传,和保有中华文化,他以赤子之心,全身投入,从未言悔。他是我们时代的重要历史人物,正如陆庭谕先生指出的:‘他是华教历史的见证人,也是这大时代的历史见证人。更重要的是他还是许多史实的参与者。’正因为如此,我们尊敬他,热爱他,可以说他和林连玉先生一样,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教育的灵魂。”

民间都知道,自喻为平凡人的沈老,一点也不平凡。沈老衣著整齐脸带笑容到厅里接见我们。正气凛然的他,形象一如他的书法写的“宁向直中取,莫向曲中求” 和“心随朗月高,志与秋霜洁”。女佣捧出茶点,沈老频频叫我们喝茶吃点心,并说那饼是学生送来的。厅里的墙上,挂满沈老的照片。有获奖有名人到访的光荣纪念,也有一家人在节日相聚的温馨时光记忆,还有很多各地各国人赠送的礼品和纪念牌匾等等。

那天沈老的精神还好,但毕竟已是96岁的老人了,我忍不住提了一个没有礼貌的问题:“从青年到老年,您不停地在为华教、华社奋斗、争取,不觉得累吗?”沈老想也不想就回答:“人,是需要有牺牲精神的。”这一句话让我听了觉得很惭愧。沈老淡淡地说:“我没有觉得辛苦,也不觉得累,为了民族,为了国家,这样子做是应该的。”把为华人华教的奋斗和争取,视为个人应尽的义务的沈老,正气凛然地继续:“我这一生,从来没有享受,我的生命只有战斗,只有服务。因为,唯有民族文化存在,我们才会继续存在。”沈老清晰的声音到现在还在我耳边响着:“先父曾经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,孙中山说过,一个人要做大事,不一定要做大官。”沈老曾经有做官的机会,但他选择做大事,做一个华人应该做的事。1999年受甲州元首封赐拿督勋衔时,沈老坚持立场“封赐不是封口,封赐虽荣耀,但不比民族利益重要,数十年来,我的口没被封。我凭着良心代表华族的心声,不断奋斗。我不稀罕衔头,但民族利益,一失去不可复得。” 事实上沈老不断地争取华文教育和华社利益,但却不是以狭隘的心胸来看待我国的教育政策。沈老说过:“多元种族的国家,应该采多元语文,多元教育,只要有共同课程,以效忠马来西亚为共同目标,以马来西亚语文为共通语文,必修必考,则用任何种族语文作教学媒介都不成问题。沈老之所以不言倦,执著信念到忘记自己已经老的原因是“语文与生命比重,华人爱华文一如马来人爱马来文。”

说话之间,有人按门铃,原来是向沈老要书法的。沈老充满正气的书法体现了他的人格特质,是很多人都需要和想要的。沈老却说他没有真正学书法,但是他以身体力行来肯定坚持和专一的丰硕收获,除了华教斗士的荣誉,闻名中外的尚有独特风格的书法。钟正山院长曾与我说,云南晨星出版社出版《钟正山精作》时,要他请书法家来为封面题字,他的第一人选就是“我们大马的沈老。”“沈老一生为华文教育奋斗,正气凛然。”而中国艺术最重要是表现品格,品格那么高,体会到字里边去。”沈老是钟院长眼中、心里真正的书法家。雄浑苍劲是沈老书法的精神,他以他的人格特质创出闻名的沈体。正如钟院长描述的“人格融进书法里。凝聚了整个学养,表现出来,”正是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。

0925日,刚下飞机即听到沈老逝世的消息,虽然过年期间在报上看到沈老今年没和子孙吃团圆饭的时候,已经心里有数,但仍然感觉悲伤,世上再没有第二个沈老了,是大马华社的损失。而他留下的风范“一生服务为华教,一世战斗为民族”,“书生英雄宝剑笔,文事翰墨孺子牛”却是永远不灭的精神。

No comments: